3591 期 / 第8版:副刊·墨香天府
拾光开学季

夏见

一转眼又到开学季,看着孩子们为开学忙碌起来,我也想起了自己多年以前经历的开学季。那时轻松快乐又充满期待,至今怀念不已。

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上小学,那时的开学日期是固定的:秋季为91日,春季为31日。

每当距开学还有十来天的时候,家长和孩子便对开学的事情念念在心了。家长把注意力集中到院坝里来回跑动的几只鸡身上,天天计算着它们还能生多少蛋,希望卖蛋能攒够学费。那时学费不多,每人每学期2元或3元不等,我最高一学期交过3.5元。但那时候子女多,如果家里有两三个小孩读书,也不是一笔小数。鸡蛋卖5分钱一枚,想靠卖鸡蛋凑足学费,显然很难。于是,很多家庭便在年初孵一窝小鸡,到下一轮开学时,这些鸡差不多就可以变现了。直到开学那天,孩子们攥着学费坐在教室里,家长们才会松一口气。

我们这些不知油盐贵的孩子,倒是巴望着早点开学。虽然假期没有家庭作业,但家里家外的各种劳动还是少不了。尤其暑假期间,大人都早出晚归,学生除了在家煮饭、带弟妹外,还要去帮家里挣工分,如放牛、割草、捡谷穗、晒谷草、摘蔬菜等,晒得全身黢黑。寒假期间,也要做放牛、捡柴禾、拾野粪、打猪草等活儿。而开学,就意味着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可以心驰神往地读新课本。我老家地处偏僻乡村,家里除了课本,再也难见半张有文字或图画的废纸,所以总对新课本充满美妙的猜想和期待。

我们的村小,在离我家半里地的半山腰上。快开学时,我每天都会望着山腰上寂静的学校,想象着开学那天老师和同学们见面的高兴情景,想象着新课本的墨香味和新课本的故事。走到街上,碰到班里的同学,都要互相约一约开学那天几时去报到、课间玩什么游戏。开学的前两天,我会把干净的衣服和红领巾整理好,蓝布书包洗干净,把自来水笔的墨水吸得饱饱的,铅笔削得尖溜溜的……全部的空余时间,都用在了迎接开学的准备工作上。

开学前一天晚上,我总激动得翻来覆去睡不着,天微亮就迫不及待起床。开学这天是我自动起床最早的一天,也是主动把自己收拾得最干净整洁的一天。脸洗了又洗,衣领理了又理,就想着干干净净地去见老师和同学。从家到学校这段小路,虽然每天都走,可开学这天走起来,与平时似乎感觉不一样:天上的云彩,比往常更美丽;铺在路上的阳光,比往常更明亮;飞来飞去的鸟儿,叫声比往常更动听;风吹脸上比往常更舒服……现在想来,有这样的美好感觉,都是因为那时学习没压力,身心轻松自在,心情好就什么都好。

开学那天,同学们都到得很早。大家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笑逐颜开地向老师敬礼问好,叽叽喳喳地互相打招呼,学校热闹得像个喜鹊窝。没等老师安排,我们就抢着拿起工具打扫卫生,整理课桌板凳……一切完毕后,上课铃响起,我们鱼贯而入教室,唱起熟悉的课前歌——怀抱梦想的新学期,就这样快乐地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