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1 期 / 第5版:乡村振兴
誓让旧貌换新颜
——记叙永县观兴镇奇峰村原第一书记曾涛


曾涛为奇峰村小学学生上葫芦丝课。

曾涛入户走访。

曾书记,我家用松香草喂的猪儿长得很好,过段时间就可以宰杀过年了,到时候你必须来喝刨猪汤哦。村民口中的曾书记,是四川中蓝国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干事曾涛。20217月,他受泸州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平均海拔1400余米的奇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帮扶工作中,曾涛及时了解村情民意,理清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带领群众让奇峰村旧貌换新颜。20239月底,曾涛结束了自己的驻村帮扶工作,但对于奇峰村的村民来说,早已把曾涛当作自家人。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群众过上好日子

以前村里晚上都是一片漆黑,现在安装了路灯,大家可以出门散步了,曾书记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说起村上的变化,村民马川越高兴地说。

奇峰村留守老人较多,以前一到晚上村里伸手不见五指,安装路灯成为全村村民多年的期盼。到奇峰村上任后,曾涛积极与公司协调,投资15万元在村里的主干道上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大大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

摸清民情,问明民需,是驻村工作的第一步。

多了解村里的情况,才能把工作做到村民心窝里去。曾涛说,刚到奇峰村,他就积极开展入户走访,与村两委紧密配合,就全村道路交通、便民服务等基础设施的提升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

虽然村里的主干道畅通了,但个别村社道路还没有硬化,山里的部分村民出行依旧不便。曾涛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得到大力支持,2022年,总长度5.1公里的两条毛坯路终于完成硬化,彻底结束了沿路村民肩挑背驮的历史。

奇峰村1社为少数民族聚居社,因条件有限,历来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曾涛积极与村社干部深入大山寻找水源,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项目资金25万元实施饮水工程,新建蓄水池,安装用水管道,彻底解决了当地村民的饮水难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该村基础设施早已换了新颜,村民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强了村富了民

玉米产量低,养殖成本高,一年辛苦下来所剩无几。谈起自己早前的状况,村民李开付还历历在目。

奇峰村海拔高,山高坡陡路险,种植玉米产量低,严重制约了村里养殖业发展。如何为奇峰村找到一条独特的致富路子,是摆在曾涛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曾涛与公司经过考察、论证,引进松香草种植项目。四川中蓝国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旗下三家子公司联合立项《泸天化集团乡村振兴种养循环科技创新项目》,第一阶段开展松香草种植技术研究,替代粮食和饲料养殖猪牛羊鸡鸭鹅兔等畜禽,大幅降低畜禽养殖成本;第二阶段开展特色畜禽养殖和特色农产品对外销售,同时开展青储饲料加工和实施畜禽粪污+秸秆处理制成生物肥料回用,形成种养循环的乡村特色发展模式。

20224月,10亩试验基地正式落地。

我家种了0.3亩松香草,现在4头大肥猪根本吃不完,猪儿又肯吃又肯长,每斤毛猪比市场价还高出一块钱。看着郁郁葱葱的松香草,村民杨德芬脸上满是喜悦。

松香草不仅产量高,耐寒抗旱,种植一次可收割1520年,而且其蛋白质含量高,饲养生猪不用再添加粮食,大大减少了养殖成本。曾涛说。

为了打通养殖和成品销售的链条,四川中蓝国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还与村民签定养殖订单,以高于市场价的方式实施以购代扶,让村民吃下定心丸

此外,该村还积极发展特色腊肉产业,对接四川中蓝国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销售。仅此两项,村集体经济就实现增收近25万元,净利润约6万元。

扎根山村

做百姓的贴心人

曾书记,我家房子漏水了,可以找人帮我看一下吗?”“曾书记,我家的猪卖得了,能帮我想个办法吗?”……在奇峰村,曾涛就是大家的贴心人,村民有什么事情首先都会找他。

不过在曾涛的驻村工作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为山里娃插上了艺术的翅膀。

曾涛从小酷爱音乐,会多种乐器。当他了解到奇峰村小学开设音乐课有难度时,就决定用送课入学的形式,教孩子们一些音乐知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2023年春季,曾涛成为了奇峰村小学30余名孩子的书记老师。自此,他每周都要为孩子们上12堂葫芦丝课。

曾涛一遍遍手把手地讲授技巧,孩子们一个个有了很大进步。20238月,叙永县第三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举行,奇峰村小学的同学们组队参加了演出,一曲《映山红》合奏完毕后,台下掌声雷动。雷鸣般的掌声,不仅是对奇峰村小学同学们的认可,更是对曾涛驻村工作的肯定。

能让孩子们有一个业余爱好,为他们插上艺术的翅膀,是我驻村帮扶工作中非常自豪的一件事。曾涛说。

此外,曾涛一直心系每一位群众。每逢节假日,曾涛和村两委会对特定对象开展节日慰问,开车接送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去体检、接种疫苗等,全程参与森林防火、耕地保护、防洪防汛、抗旱救灾、医保社保征收、低保复核等工作……

基层是干部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是增长才干的练兵场。曾涛的驻村帮扶工作虽已结束,但在他的努力下,奇峰村面貌有了明显变化,村域经济发展有了新起色,曾经的小山村已经换了新颜,他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里程中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本报通讯员 刘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