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0 期 / 第6版:乡村振兴·宜居宜业
前锋区从细微处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本报讯 近日,广安市前锋区龙塘街道永前社区组织开展了“书香阅读”活动,琳琅满目的书籍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据了解,近年来,前锋区强化基层赋能,从细微处入手,聚合力而为,积极打造具有前锋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助推全区基层治理水平加速提升。

前锋区积极实施“百支联百格”“百新助百网”行动,“两新”组织等主动联系社区、小区(网格),实现党建共建、活动共办、服务共施。同时,与重庆高校开展校地合作,引进川渝两地枢纽型社工机构,聘请专业顾问和高校教授,打造“五社联动”智囊团。建成区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实施社会组织培育孵化,通过全程指导和“陪伴式”能力建设,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09家。实施“社会组织扶持计划”,通过“公益微创投”方式,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开展书法、舞蹈、阅读等社区活动30余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

此外,前锋区试点设立村级社工站,在虎城镇水口村设立社工参与、协会支持的服务园区,推动“五社”服务进农村。全覆盖成立社区慈善基金21个,建成慈善爱心亭1个,开通“前善先锋”微信公众号,利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定期开展“公益集市”活动,实现盈利反哺社区基金,全年共募集慈善资金216万元。试点推行“社工带义工”模式,发展培育志愿者队伍162支,注册志愿者5.8万人,创新“志愿服务+能人评选”“微心愿+积分银行”等管理模式。试点打造“慈爱龙镇”“五和社区”等特色治理品牌,实现试点引领、破冰前行、全域推进,共同推进邻里和睦、家庭和美的治理环境。

前锋区还通过“建章立制、松绑纾困、提质赋能”三管齐下的方式,规范村(社区)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证明事项,理清权责边界,形成“1+8+N”常态化责任机制,细化3类22项责任清单,摘除各类不规范挂牌80余块、制度牌114块。依托社工站(室),采用“帮代办+上门办”服务模式推动服务增效,切实做到减“标牌”不减“服务”,真正让村(社区)组织回归到“治理”和“服务”的主要功能上,助推全区基层治理水平加速提升。(雷玉函 蒋林玲 吕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