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3 期 / 第1版:要问
税杰:把真情洒在扶贫路上


近年来,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全省各级科协组织选派了众多优秀干部、工作队进驻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激励全省科协系统广大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精神,省科协决定对全省科协系统优秀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进行大力宣传,让全社会学习先进,为科协人树立好榜样。为此,本报特推出“科技助力扶贫先锋”专栏,宣传我省科协系统优秀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的典型事迹。

 

虽然人离开了帮扶村,但心却一直牵挂着那里。

对于乐山市科协副主席税杰而言,201713日,是一个值得终身铭记的日子。那一天,马边彝族自治县下溪镇大池塘村经评估验收,正式退出贫困村序列。

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税杰的辛勤付出。在为期2年的驻村帮扶日子里,大池塘村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

授人以“渔”

扶贫先扶智

时间追溯到20158月,税杰带着各级党委决战脱贫攻坚的决心,带着单位领导的信任奔赴马边彝族自治县下溪镇大池塘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始了为期2年的驻村帮扶工作。

大池塘村道路崎岖,经济落后,村民收入低;然而整个村土壤肥沃,水质清澈,矿物质非常丰富。“贫困的源头究竟在哪里?”走在村道上,税杰不停地思考。在深入走访后,他找到了症结:是发展观念的滞后,是产业结构的落后与不合理,更是资金的不足、教育资源的缺乏……

当税杰了解到山区孩子的学习现状后,深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是,他决定在开展项目扶贫的同时,把知识扶贫、智力扶贫作为一项关键工作来抓。

“知识扶贫、智力扶贫,我觉得是否有学习兴趣很重要,首先必须要培养一批爱读书、有文化的孩子。”税杰说。他把这一理念始终贯穿于工作中,经过不懈努力,先后联系成都追银族饰品有限公司为大池塘明星希望小学捐赠了价值4万元的物资,建设了1间多媒体教室;联系乐山知之税务师事务所为村小设立每年1万元的奖学基金,鼓励贫困学生学习;联系社会爱心人士,长期定向资助5名贫困小学生每年1000元助学金、1名贫困大学生每年3000元助学金;建立了大池塘村爱心书屋,先后免费为孩子发放图书5000余本;开展“我美丽的家乡的变化”征文比赛,让孩子对亲人、故土有强烈的热爱情。此外,他还组织乐山市科协、乐山市营养师协会开展“健康中国”彝区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计划马边行活动,为村民进行义诊,举办科普讲座,捐赠价值3万元的药品、图书,深受村民好评。

由于条件落后,当地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辍学在家。税杰说,“这与当地村民思想观念保守有关系。”为突破这一现状,他长期深入村民家里做思想工作,宣讲教育惠民政策,两年来,先后劝返20名学生回到校园。卸任第一书记后,他仍然继续落实社会力量,长期定向帮扶5名贫困学生。“就算条件再艰难,也不让一名孩子因贫失学。”税杰如是说。

身体力行

转变群众脱贫意识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转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税杰说。

为提高村民的发展意识和技术水平,提高全村党员干部的素质,201610月起,税杰针对技术培训、政策宣传、产业发展等组织开办了大池塘村农民夜校。两年间,先后培训村民700余人次。

按照“两学一做”要求,他在大池塘村开展了村党支部、党员、干部测评和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完成了全村党员“三重”登记有关工作,按照规定处理了1名不合格党员,按照发展党员的有关规定和流程,培养了1名后备干部、3名入党积极分子。2016年,大池塘村党支部被乐山市委评为“四好支部”。

思想观念、干部作风都在悄然发生着积极的变化,这让税杰感到十分欣慰。

工作中,他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践行扶贫理念。两年间,帮助村民解决智力和精神评残5人;帮助患白血病的孩子彭某某筹集医疗费1.6万余元;慰问贫困户260户次,落实慰问经费近7万元;走访探望五保户、特困户和贫困党员18次,送去慰问金8000元,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加强统筹

科学规划乡村发展

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转变了,但一个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又摆在税杰的面前:大池塘村交通网络不完善,全村农户文化素质低,对传统农业依赖强,产业发展以个体散户为主,规模农业产业发展缓慢。到底应该怎样带动村民致富呢?

为此,结合当地扶贫生态农产品产业发展和特色种养殖产业实际,整合省、市科协系统资源,税杰先后联系乐山师范学院、乐山市地理学会的专家、教授,为大池塘村制订了具有实际操作性的2016年至2020年乡村生态旅游规划”。

税杰介绍,大池塘村这幅蓝图,主要是依托千亩生态脆红李果园、大鲵养殖示范基地、野生荷塘景观等特色,形成山下垂钓,品大鲵美食;山上观花,尝生态鲜果;春来观花,秋来赏荷的乡村旅游产业链,为大池塘村持续性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根据专家制订的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引导农业产业发展和旅游产业紧密结合,打造具有比较优势、功能区域特色明显的乡村旅游亮点,切实为乡村生态旅游奠定扎实的基础。2016年,便初步完成了600亩脆红李果园的发展和大鲵养殖示范基地的升级改造。”税杰说。

按照产业先行、补助配套、示范带动的发展模式,两年间,税杰先后落实产业补助资金25万元,助全村养殖业迅速发展。税杰说,“全村90户贫困户养殖生猪550头、土鸡3000只、鲵140尾、山羊20只、肉牛3头。2016年全村新增产值120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

此外,他还争取中央、省科普专项经费共40万元,打造贫困党员养殖示范点。示范点新建大鲵养殖池600口,其中100口用于大鲵产业培训。“计划4年内培训100户有养殖意愿的贫困党员、贫困户和一般户,大力发展大鲵产业,投产后将助户均年增收8000元。”税杰介绍道。

成绩丰硕

整村实现脱贫

两年时间里,税杰带领村民形成了以生猪、土鸡小规模养殖业夯实基础,脆红李种植业实现整村带动,大鲵特色养殖业发挥示范功能的产业格局,为大池塘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一步,也给村民带来了实际的收益和脱贫致富的希望。

2016年底,全村90户贫困户中的8336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四年前的18%降为1.22%。大池塘村的脱贫攻坚工作顺利通过了县、市验收和省、市第三方组织的评估,顺利实现整村脱贫。税杰的帮扶工作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在2015年县级考核中获先进,2016年市级考核中获先进,两年扶贫工作在市级综合考核中获先进。

20178月,两年期满,税杰离开了大池塘村。走在村道上,他深感扶贫工作意义深远。

除了看得见的成绩,更让税杰欣慰的是,村民对他的认可。税杰说,很多时候村民们遇到问题、困难时,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他这个第一书记,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反映问题、征求意见、吐露心声,他成为了村民们生产的引路人和生活的解困人,也成为了他们真真切切的朋友。走在村里的每一个角落,老老少少都会亲切地称他“税书记”。

如今,虽然离开了大池塘村,但税杰表示,“将继续战斗,不管身在何处,继续为大池塘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