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9 期 / 第8版:致富经
夫妻面坊办得好 一年纯利20万

“高老板,下午给我店里送100公斤面来。”“好的,一定给您送到。”日前,笔者走进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双坝村3组一家面坊,听见面坊负责人陈英正在接听顾客电话。

“上午加工面条,下午送面条,每天忙得很。”在面坊忙碌的陈英表示,每天早上6点就要进入面坊工作,一直要忙到下午34点。“虽然很累,但经济效益可观。”

面坊内,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只见,一桶调好的鸡蛋液倒入面粉后,机器开始翻滚着和面,面和好后压片,而后整齐的面条自动送入烘干房,烘干后工人把切好的面条打好包送入包装机……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据了解,今年45岁的陈英从17岁起就跟随父母学习制作面条,和丈夫高在洪结婚后,父母便把面坊交给他们经营。

过去是手工制作面条,夫妻俩从凌晨4时就开始忙碌,一天只能制作1000公斤面条。

2012年,陈英夫妇投资30余万元购买了一套全自动制面机,产量一下提高不少。“先进的生产力才能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在洪告诉笔者,自从有了制面机,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产量,现在一天可制作5000公斤干面条。

“每天制作5000公斤干面卖得完吗?”看到面坊堆放着的面条,笔者不禁问道。“下午就有批发商过来拉面了,我们还要给城区、周边乡镇副食店送面,销路根本不愁。”陈英告诉笔者,每天制作的面条当天就能销售一空。

“我们还请了当地村民来面坊上班,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陈英告诉笔者,虽然现在是机器一条龙制作面条,但他们两个人还是忙不过来,于是请了5名村民到面坊上班,每月工资3000余元。

谈及面坊一年的收入,高在洪高兴地说,从事面条加工工作虽然辛苦,但一年下来利润在20万元左右,辛苦也是值得的。

“今年下半年,我们还要扩大面坊的规模,增加干面的制作量,满足更多市民需求,让面条走向更宽阔的市场,带动更多村民就业。”陈英信心满满地告诉笔者。(唐泽学 本报通讯员 兰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