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5 期 / 第4版:社区科普
小心!母乳喂养的误区

817日是第29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主题为“支持母乳喂养,守护健康地球”。

妈妈的乳汁是最适合宝宝的食物,母乳中含有很多生物活性因子,是配方奶粉无法替代的。听起来简单的母乳喂养,实操起来却让有的新手妈妈“压力山大”。母乳喂养有不少误区,我们来看看。

误区一

初乳没营养要挤掉

泌乳有3个阶段,泌乳一期、泌乳二期和泌乳三期。初乳也就是泌乳一期,受妈妈体内激素的影响,初乳产生的量一般比较少,会持续到产后的24天。因妈妈间的个体差异比较大,不能以初乳的颜色来评判其营养价值,初乳有黄色的、白色的、灰色的,都是妈妈给宝宝最好的礼物,可以给宝宝提供多重免疫保护。出生第一天,宝宝的胃像一个小樱桃的大小,每顿能容纳37毫升母乳,这时的胃容量跟妈妈的初乳量是匹配的,而且健康足月的新生儿肩颈部、腋下的棕色脂肪含量是比较高的,能够供给宝宝对于能量的需求。

误区二

哺乳时让宝宝含住妈妈乳头即可

乳房疼痛是哺乳期妈妈普遍存在的现象,往往由多种原因引起。在哺乳早期,疼痛的原因之一是乳头皲裂,其主要是哺乳姿势出现问题导致的。例如没有做到让宝宝“深含乳”,即宝宝要含住妈妈的乳头、乳晕和乳晕下的组织。妈妈的乳晕有大有小,不以含住全部或大部分乳晕作为评判条件,正确的含接姿势是含到下面的乳晕比上面的乳晕多,看到上面的乳晕露出的比下面的乳晕多,即不对称式。宝宝上唇和下唇的夹角要在120度以上,一般在120160度之间。这个姿势可以避免乳头破裂现象的发生。

误区三

新生儿有黄疸不能喂母乳

正常情况下,有超过一半的足月新生儿会在出生后23天出现生理性黄疸,45天达高峰,第710天开始逐渐消退,最迟消退时间不超过2周。生理性黄疸并不需要采取特殊的处理方式,其实越早、越频繁地进行母乳喂养,对宝宝“退黄”越有帮助。在这期间,妈妈给宝宝母乳喂养,因为早吸吮、早开奶和按需哺乳,可以有效刺激宝宝的肠蠕动,促使宝宝多排便,从而使引起黄疸发生的胆红素尽快排出体外,对于减轻黄疸非常有利。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宝宝光着屁股在太阳光下晒一晒,但需要注意遮住脸和生殖器部位。

误区四

母乳喂养会导致宝宝腹泻

导致宝宝腹泻的原因很多,千万不能把“母乳喂养的宝宝腹泻”,简单地理解为“母乳喂养导致宝宝腹泻”。根据相关指南,一个足月婴儿平均每天需要摄入4501200毫升母乳,高于该水平的产奶量意味着过度泌乳。母乳量过多的情况下,宝宝可能会因为只吃到富含乳糖的前奶,出现类似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例如腹泻、胀气等。且母乳过多,乳汁流速过快,宝宝吃奶时会吞入较多的气体,也容易产生上述症状。建议存在这类情况的妈妈在每次哺乳前,用手挤奶的方式挤出一部分乳汁,让宝宝能够吃到脂肪含量更高的后奶,避免摄入过多的乳糖。同时,可尝试半躺式哺乳姿势,减缓乳汁的流速,减少宝宝吃奶时吞入气体的可能。这样做之后,仔细观察宝宝排便情况,如崩稀屎、泡沫便,甚至是绿色大便的情况是否有所改善。(国家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