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5 期 / 第8版:天府院校
基层科协组织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越来越成为科技工作者的聚集之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之地、科协组织的服务之地。目前,全国有70%以上的科技工作者在企业,但在实际工作中,科协组织与民营经济联系不亲不紧的问题比较突出。根据中央党的群团工作部署,要加强科协组织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为此,探索基层科协组织服务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科协组织特点及现状

目前科协组织体系具有纵横相联、多学科、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的特点,特别是在科技人才和学术上具有比较权威的地位和作用。科协向来有“科技工作者之家”的称谓,在高端人才中有较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我们也确实看到,基层科技工作者的覆盖面还很薄弱,群众性科技组织的特点还没有很好发挥,大部分民营经济普遍对科协不是很了解和清楚,对专业学术性的基层科协组织的了解也就更少了。这与我们长期以来科技工作者之家的核心功能没能发挥好有较大的关系。 

科协组织服务民营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成都科协作为基层科协组织,按照中央批准的《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总要求,紧紧围绕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成都市科协系统深化改革,主动作为、大胆探索,从体制和机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形成了一套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体系,被中国科协称之为 “成都模式”,并在全国科协系统推广,为基层科协组织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成都科协服务民营经济的主要做法。针对民营企业发展周期,以园区科协、学会服务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为载体,运用新机制,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类科协组织为民营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从而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引进高端创新型人才,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成都市科协构建了三大服务平台:一是在园区建科协组织,服务初创孵化期民营企业;二是建立学会服务站,服务转型升级型民营企业;三是在企业建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高端引领性民营企业。汇聚全球高端创新型人才和资源,面向民营企业提供全周期、全要素、集群化服务。

成都科协服务民营经济取得的成效。园区科协“成都模式”被中国科协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目前,全市行政区(市)县均已建立园区科协,在全国率先实现区(市)县工业园区全覆盖。同时,引导创新要素,集聚实体经济,通过在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在园区建立学会服务站的方式,为企业直接引才引智提供了很好载体,有效引导了高端人才、行业前沿科技向企业集聚。另外,借力院士专家,推动传统企业成功转型,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成都科协三大服务体系的探索和发展充分展现了基层科协组织努力探索,勇于创新,结合区域特点和自身实际,围绕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工作,积极开拓基层科协组织服务民营经济的新局面,为努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为广大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