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科普浪潮在巴蜀大地蓬勃涌动:从达州赛场的智慧交锋到广元校园的流动科普,从东兴区科学家精神的薪火传递到武胜古镇里历史与科技的碰撞……四川以丰富的活动、多元的载体、新颖的形式,将科学的种子播撒进城镇、乡村,让知识的光芒照亮全民探索之路,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的实践中,书写着兼具温度与深度的科普答卷。
第三届四川省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决赛在达州举行
“天府科普大家说”主题展演现场。
近日,第三届四川省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决赛在达州市工人文化宫举行。该赛事是四川省全国科普月的重要主题活动之一,由省科协、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和达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达州市科协、市委组织部等联合承办。
经过前期层层选拔,来自全省各市(州)的8支代表队脱颖而出,晋级决赛,包括成都、攀枝花、乐山、广安、达州、巴中、资阳和遂宁市代表队,以专业实力展现各地高水平科学素养。
大赛围绕科学家精神、智能科技、生命健康、防灾减灾等领域,设置了“天府科普大家说”主题展演、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四个环节。经过多轮激烈角逐,广安市代表队斩获卓越奖,达州市、乐山市、成都市三支代表队斩获风采奖,巴中市、资阳市、遂宁市、攀枝花市四支代表队斩获协作奖。大赛还同步为科普讲解“星光”奖个人和优秀组织单位颁奖。
此次活动采用“线下比拼+线上直播”模式,通过“天府科技云”App和“科普四川”“达州科协”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全程直播,吸引2万余人次在线观看。
(文、图由达州市科协提供)
四川“流动科普”进校园
学生参观科技展品。
近期,四川省民族科普服务中心联合广元市及昭化区、旺苍县、苍溪县科协,以科普大篷车为载体,深入广元市昭化区实验小学、旺苍县东河小学等5所学校,开展“流动科普百县千车万里行”活动,累计服务师生超9000人次。
活动通过多元形式传递科学魅力:机器人方阵和四足机器人的精准舞姿与互动动作引来师生欢呼,展现人工智能成果;40余件涵盖力学、光学等领域的互动展品组成“移动科技馆”,学生们亲手操作“尖端放电”“无弦琴”等展品,在体验中理解科学原理;“液氮蘑菇云”“火焰掌”“云雾仙境”等科学实验秀,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趣味。此外,活动还通过“眼睛与健康”等展项,向学生普及健康知识。
此次活动以互动、趣味、体验为核心,激发了学生探索欲,提升其科学思维能力,弥补了基层科普资源短板,营造了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下一步,四川省民族科普服务中心将继续依托科普大篷车,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向基层地区、偏远地区及农村学校倾斜,探索精准科普模式,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唐瑞雪 文/图)
攀枝花市发布“科普助共富”榜单
近日,由攀枝花市科协主办的2025年攀枝花市全国科普月主题活动暨第二届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在攀枝花开放大学举行。攀枝花市委统战部部长、市科协主席马晓凤出席活动并讲话,全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推进单位、市级学(协)会、企事业科协、县(区)科协相关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活动。
马晓凤强调,要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面掀起科普惠民服务热潮,努力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要积极探索科普与文旅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为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攀枝花方案”;要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等科普主力军作用,实施科普助力乡村振兴、城市提升、移风易俗等行动,让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在基层开花结果;要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普实践,聚焦五大重点人群,用更加亲民的科普方式、更加生活化的科普内容,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
活动还通报了2025年优秀科普作品获奖名单,发布了2025年“科普助共富”榜单。据悉,“科普助共富”榜单是攀枝花市科协为推动科普工作与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深度融合而设立的评选项目,旨在表彰在科普助力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领域表现突出的单位、团队或项目。该榜单通过征集、评审等方式,筛选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科普典型案例和品牌活动,如攀枝花市中心医院的“童心向党 医路护航”儿童健康科普项目、攀枝花市二医院的职业健康科普团队、攀枝花爱尔眼科医院的“我是小小眼科医生”青少年近视防控活动等。这些入选案例聚焦重点人群需求,通过创新科普形式和内容,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现场还举行了攀枝花市第二届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大赛设置了“科普大家说”主题展演、抢答题、风险题等多个环节,来自全市的10支参赛队伍展开激烈角逐,展现出扎实的科学知识储备和昂扬的精神风貌。经过多轮比拼,科技创新代表队夺得一等奖,医疗卫生代表队、市场监管代表队获得二等奖,西区代表队、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代表队和攀枝花学院代表队获得三等奖。
据悉,全国科普月期间,攀枝花市相关单位将陆续开展50余场重点科普活动。(罗春莲 赵林钰)
恩阳区守护学生“明眸未来”
为增强学生爱眼护眼意识,有效预防近视,近日,巴中市恩阳区科协邀请高级视力康复师余霖走进恩阳区文治实验小学,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知识讲座。
讲座开始前,科普志愿者开展了“人工智能机器狗”展演,深受同学们欢迎,现场热闹非凡。随后,余霖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有趣的近视防控科普知识课,讲解如何科学地使用雾视屏学习、佩戴功能性眼镜,以及正确坐姿、合理用眼时长、户外活动的重要性;通过AI模拟近视视野,让同学们直观了解眼睛如何帮助我们感知世界。
讲座现场,余霖还指导同学们做眼保健操,纠正不规范动作;并向现场学生发放《小学生近视防控手册》等宣传资料200余份,让近视防控知识进一步深入人心。(杜青)
武胜县探千年古镇 启科学之旅
9月20日~21日,由广安市武胜县科协、武胜县文广旅局主办,武胜县文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武胜县山地应急救援协会协办的“探千年古镇·启科学之旅”全国科普月科普打卡活动在武胜县沿口古镇举行。
活动以古镇五大核心点位为载体,普及了历史、科技与文化知识。在关庙历史陈列区,参与者透过文物与影像触摸千年文脉;中医医院文化养生馆内,佛手、艾叶等中药材标本与互动讲解生动展现中医药魅力;传统弓箭体验中心则让市民在射箭中感受力学原理的实践应用;张家宅艺术展览馆的字画与数字艺术碰撞;飞越嘉陵9D体验馆的虚拟现实技术,让市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科技带来的震撼与惊喜。
据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采用“线上预约+线下打卡”的创新模式,通过“沿口古镇”小程序精准管控人流,确保了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设置了阶梯式奖励机制,从大雅柑随行杯到小龙女灵汐抱枕等特色文创产品和生活用品,既实用又充满武胜特色,还激发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热情。
此次活动不仅让参与者们在游玩中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也进一步推动了武胜县科普事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融合。未来,武胜县科协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科普活动,为公众提供更多学习科学、感受文化的机会。(本报记者 周宇)
三台县多元活动点亮科学生活
近日,首个全国科普月三台县主场活动在绵阳市三台县迎宾广场启动。本次活动由三台县委、县政府主办,县科协等29个科普成员单位承办,52家单位参展,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为大众带来一场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科普盛宴。
活动现场设置了数字科普、健康生活、安全科普、农业创新、青少年科技、银龄科普、防邪反诈7大展区,急救技能演练、反诈情景演绎、科创作品展、趣味科学实验等项目人气十足。其中,飞防无人机、智能农机、全自动监测无人机等农业科技装备,VR眼镜、AI教学设备、机器人象棋等互动展品,以及火箭模型、消防模拟体验、人模急救演示等体验项目,让市民在沉浸式互动中直观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轻松学习科学知识。“防诈骗科普特别实用!”市民曾旭磊在参与体验后表示,现场通过情景演绎还原了日常生活中易遇到的诈骗场景,民警结合真实案例拆解骗局套路,还指导大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现在接到陌生电话,我都会多留个心眼。”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全民科学素质,也为三台县的科普事业注入了新活力。据悉,本月内三台县还将陆续开展科普报告进基层、科普助农实践“乡村振兴大讲堂”、科普阅读进万家、青少年科普研学等系列活动,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赖培喜 王锦秀)
平昌县上千人共享科普盛宴
9月18日,2025年平昌县首个全国科普月暨防范邪教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巴中市平昌县第二小学举行,拉开了平昌县全民科普的序幕。此次活动由平昌县委、县政府主办,县科协牵头,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等18个部门共同承办,县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群众及科普工作者约1400人参与。
启动仪式现场氛围热烈,多项特色科普活动同步开展,让科学知识以更鲜活的形式触达群众。融入科学元素的有奖问答环节吸引现场人员踊跃参与,大家在答题互动中轻松学习科学知识;科普集市集中展示应急避险、食品安全与反邪教宣传的图文实物,直观传递实用信息;咨询台前,志愿者耐心解答食品鉴别、健康养生等民生问题,把科学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人工智能机器狗的动态展演更是引来学生阵阵惊叹,生动展现前沿科技魅力;“科技文化卫生”联合行动则提供知识讲解、义诊、科创平台推介一站式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科普需求。据统计,启动仪式当天共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开展科普体验1400余人次。
作为全国科普月的特色活动之一,平昌县科技馆此前推出的“夜探科技馆 趣享科学梦”主题科学之夜活动,为科普月增添了别样光彩。该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化科普”为特色,紧扣“科学服务生活”理念,设置“生活中的科学”互动实验区,通过“水的表面张力”“大气压覆杯” 等实验秀,引导青少年亲手操作、探究原理,树立“科学不遥远”的认知;5D科普影片《星际探索》带来震撼视听体验,AI机器狗互动环节让学生亲手触摸前沿科技;“科学知识套圈答题”“夜场主题导览”等环节创新“玩学结合”模式,助力青少年在趣味互动中深化知识理解、拓宽科学视野,有效涵养科学思维。
接下来,平昌县将以全国科普月为契机,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模式,持续深耕“科普+活动”形式,实现“线上+线下”“城镇+乡村”“青少年+成人”全场景覆盖,通过多样化、有温度的科普活动,让科学变得可感可知。(马力)
龙泉驿区首届工业科普博览会举行
近日,2025年成都市龙泉驿区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暨首届工业科普博览会成功举行。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聚焦“科创新势能·文旅新生态”特色方向,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联动,打造了一场集仪式、展览、体验、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盛会。
原创科技戏剧舞蹈《成长的伙伴》拉开了活动序幕,节目融合AI技术与艺术表现,展现了龙泉驿区科技与教育融合的创新成果。活动现场举行了龙泉驿区工业科普研学联盟签约仪式,首批12家成员单位将共同推动产业资源科普化,开展研学课程开发、场景共建和人才共育,助力“产教融合、科普惠民”,以工业带科普、以科普带研学、以研学增知识促消费。
工业旅游不再是传统的参观走访,而是可以乘坐工业旅游直通车,感受龙泉智造的脉搏;科普研学也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通过一张工业科普研学地图,串联起区内众多高科技企业,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激发创新思维……在科学小记者代表的共同见证下,《龙泉驿区工业科普研学地图》正式发布。地图系统整合区内重点企业、科普基地、高校和文旅资源,设计多条主题研学路线,囊括服装工艺、无人机、智能制造、自然科普等丰富主题,专家结合PBL项目式教学法、STEAM教学法规划“可动手、能互动、有启发”的生动课程,为公众提供沉浸式、互动化的科普导览服务,启发大众工业科普兴趣,实现“一图在手、畅学龙泉”。
活动还为2025年成都市第4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龙泉驿区赛)获奖学生和科技辅导员颁奖,同时进行了《未来科技—3D打印的奇妙旅程》科普图书首发暨捐赠仪式。
主会场仪式结束后,“未来产业大畅想”互动体验课堂、“科创龙泉驿·幸福品质城”科技生活展、“未来城市大智慧”专家对谈三场活动同步举办,群众还通过“智慧城市大挑战”线上有奖问答参与了科普互动。(本报记者 程鑫)
东兴区宣讲科学家精神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近日,内江市东兴区科协走进高桥小学,开展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争当新时代‘追光人’”为主题的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东兴区科协主席周京渝以生动的语言结合科学家小故事,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阐释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从“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到“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魄力,再到“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治学态度,一个个鲜活事例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科学家精神的感召力。
在讲述身边榜样时,周京渝重点介绍了内江市本地科技工作者的事迹:周令堂坚守10年培育“夏满蜜桃”新品种,助力乡村振兴;民警张亮深耕现场勘查技术,攻克多起命案积案;工程师高鹏扎根一线研发,斩获20余项国家专利……这些贴近生活的故事,让同学们真切体会到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更让科学家精神变得可感可学。
此次宣讲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同学们深入领悟科学家精神内核,更点燃了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下一步,东兴区科协将持续开展多样化科普活动,推动科学家精神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传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科学力量。(刘茂 张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