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 期 / 第3版: 地方报道
邻水县 “两虾一稻”解锁稻田“增收密码”

本报讯 近日,广安市邻水县复盛镇冯氏水产种养专业合作社的500亩稻虾养殖基地里,数万尾罗氏沼虾游来游去。业主冯五星沿田埂仔细巡查,时而俯身察看水质,时而投喂饲料,密切关注虾的生长情况。

这个时节虽不是收获季,却是虾生长的关键期。冯五星抹了把汗说,罗氏沼虾对水质、气温和饲养管理要求高,这段时间的管理直接关系全年收成。

2020年,冯五星在复盛镇石桥坝村率先尝试两虾一稻生态种养模式,实现罗氏沼虾、小龙虾与水稻和谐共生。经过5年发展,养殖规模稳定在500亩,成为当地颇具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每年四五月水稻栽插完后,开始投放罗氏沼虾苗,11月收获罗氏沼虾和再生稻后,再投放小龙虾苗,来年4月再收获小龙虾。冯五星介绍,罗氏沼虾和小龙虾两种虾养殖时间巧妙衔接,使稻田始终保持高效产出状态。

这一创新模式不仅合理安排养殖周期,更带来了显著效益。冯五星算了一笔账:罗氏沼虾每亩产量约250公斤,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每公斤90元计算,亩产值就达2.25万元。再加上头季稻和再生稻的产出,每亩综合产值2.5万元,较单纯种植水稻增收明显。

水稻为虾提供氧气和栖息环境,虾的排泄物成为水稻的天然有机肥,形成良性循环。冯五星说,这样既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又提升了稻米和虾的品质,真正实现绿色生态种养。

近年来,邻水县充分发挥其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在确保粮油生产稳定的同时,大力推广水稻+克氏原螯虾”“水稻+罗氏沼虾”“水稻+黑斑蛙等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田双收的农业高产高效局面。这一发展策略不仅推动了农村经济繁荣,也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进一步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截至2024年底,邻水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4.7万余亩,水产品产量达4241吨。(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