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7 期 / 第3版:科协之窗
全域科普焕活力 多元实践书写科技惠民答卷
2025年四川各地全国科普月活动亮点纷呈

当前,首个全国科普月时间已过半,我省各市(州)紧扣节点、精准发力,立足自身地域特色与资源优势,深度聚焦不同群体的科普需求,以多元化创新形式持续掀起科普热潮。

德阳市 科普形象IP“科小豆”亮相

“科小豆”

9月11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2025年德阳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在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庆禧,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经戈,德阳市副市长王洪出席活动。

经戈在致辞中指出,德阳市科协在科普与科创融合、基层服务上成效显著,希望接下来着力深化协同创新、加强科普人才培育、提升服务效能,省科协也将持续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助力德阳市科普事业发展。

王洪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德阳市锚定“再造一个工业德阳”,需以科普厚植创新土壤,希望各方协同发力,让科普服务民生、赋能装备科技城建设。

活动现场,德阳科普形象IP“科小豆”正式亮相,作为中国科协“千万IP创科普”活动的代表,它将以年轻化方式助力科普传播;发布了“科技之光·智创德阳”首批高端装备科普视频及德阳市科普地图,地图涵盖多个科普点位与主题线路,方便市民一站式体验科学魅力;为“2025年度德阳市网络科普达人”颁奖,并上演科普舞台剧《科技强国·旌城印记》。童庆禧院士随后作了“遥感技术发展”专题报告。

据悉,整个9月,德阳市将推出技术培训、讲座、竞赛等100余场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擦亮“中国装备科技城”品牌。(德阳市科协供稿)

资阳市 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吸引30余万人次关注

9月11日,由资阳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科协等联合主办的2025年第二届资阳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决赛在资阳口腔职业学院举办。

本届大赛历时两个多月,分网络赛、初赛和决赛。决赛设置“科学听我说”、个人必答题、快问快答和抢答题4个环节,全面考察选手的科学知识储备、临场应变及团队协作能力。在“科学听我说”环节,选手围绕主题限时演讲,展现清晰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快问快答环节,要求选手在60秒内连续完成对错判断;抢答环节更是精彩不断,将比赛推向高潮。现场气氛热烈,掌声此起彼伏。来自资阳市人民医院的选手黄爽表示:“抢答环节最刺激,既要脑快又要手快,不仅考验知识储备,更挑战心理素质。”

比赛过程中还穿插了现场互动问答,观众踊跃参与。“通过观看比赛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也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资阳口腔职业学院的一名学生手持答题赢得的奖品高兴地说道。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团体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和三等奖6个,每支队伍还推选出了一名“公民科学素质标兵”。

据悉,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直播+线下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共吸引700余名观众到场观摩,线上直播观看人次突破30万,覆盖机关干部、高校师生、社区居民等群体,有效拓展了科普传播的深度与广度。资阳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大赛较首届赛事参与规模明显扩大,全民参与热情高涨,是市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的重要体现。下一步,市科协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积极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社会氛围。(资阳市科协供稿)

南江县 开展航天主题观影活动

9月11日,巴中市南江县科协、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举办了以“弘扬航天精神 播种科学梦想”为主题的集中观影活动,150余名学生在南江光雾山影院集中观看航天题材纪录片《窗外是蓝星》。

《窗外是蓝星》是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纪录片,以航天员第一视角,记录了神舟十三号乘组在太空的183个日夜,包括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的场景、通过舷窗俯瞰地球的壮美景象,生动呈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魅力,把“遥远的太空”变成了“可触摸的日常”。

观影过程中,同学们被影片中呈现的太空奇景深深吸引,被航天工作者为梦想执着拼搏、为国家荣耀不懈奋斗的感人故事深深触动。同学们纷纷表示,组织这样的科普观影活动很有意义,不仅激发了他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还培育了其科学探索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下一步,南江县科协将持续创新活动形式,拓展“科普+文化”“科普+影视”方式,深入开展更多富有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特色科普活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段倩)

广元市 特色活动持续上演

9月11日,由广元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广元市2025年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成功举行。现场,启动仪式、主旨报告会、蜀道科普展等系列活动陆续上演。

启动仪式上,广元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敏对全市科普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就下一步科普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她指出,全市科技科协系统要切实履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牵头职责,以全国科普月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系列科普活动落地,持续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各科学素质行动责任单位要借势全国科普月活动,推动科普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着力塑造全域科普新特色,精心培育“科普+”广元特色品牌,加快构建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区域化合作的新时代科普生态体系;广大科技和科普工作者要主动担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创新采用线下讲座、线上展示、媒体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增强科普活动的互动性与体验感,让科普真正走进公众生产生活,以科技力量赋能美好未来。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一批优质科普成果,包括20个广元市原创优秀科普视频作品、天府科普游——广元科普游地图及首批5条剑门蜀道科普研学游精品线路。同时,明确了广元市全国科普月“1+10+N”活动框架,即围绕1项主场活动,同步开展10项特色活动,带动N项基层科普活动全面铺开,形成上下联动、全域覆盖的科普格局。

在主旨报告与交流环节,广元市教育局、利州区人民政府、苍溪县猕猴桃协会相关负责人分别结合工作实际,围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推进、全域科普服务体系建设、协会助力产业发展等主题作交流发言,分享实践经验与思路举措。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四研究所研究员彭洁以“彭士禄的故事”为题作专题报告,生动讲述了彭士禄在党组织关怀与群众帮助下,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核动力总设计师的奋斗历程,深刻诠释了彭士禄身上传承革命先烈遗志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攻克核动力技术难关的“拓荒牛”科学家精神,以及始终服从组织、矢志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发在场人员强烈共鸣。

活动最后,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剑门蜀道科技密码科普展,通过实物展示、图文解说等形式,深入了解古栈道建造技术、古柏生态保护技术、千佛崖摩崖开凿技术等蕴含在蜀道文化中的古代科技智慧,在感受历史文化魅力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技术传承与创新的认识。(广元市科协供稿)

名山区 宣讲禁毒反邪教知识

9月10日~11日,雅安市名山区科协联合区委政法委、区教育局等单位(部门),走进名山区永兴街道初级中学和前进镇初级中学,开展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宣讲反邪教、禁毒、《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相关知识。

活动中,主讲人通过对比阐述了邪教“歪曲科学、制造迷信”的本质,揭示了邪教的危害性;公安民警通过毒品模型展示,将抽象的禁毒知识转化为直观认知,帮助青少年建立起对毒品的“清晰认知、强烈警惕、坚决拒绝”意识;名山区科协工作人员现场发放了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相关宣传资料。

此次宣传教育活动,既提升了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又强化了其抵制邪教、毒品的意识。参与师生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主动学习科学知识,自觉抵制邪教与毒品。下一步,名山区科协将继续深化全国科普月活动,联动校园、社区推动科普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营造科学理性、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苏文保)

武胜县 多部门合力科普

消防员为群众普及消防知识。

9月10日,广安市武胜县科协联合县公安局、县消防救援局、县卫健局等20余家单位组织开展了2025年武胜县全国科普月集中宣传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设立咨询台、发放科普资料、开展互动体验等方式,向过往群众普及科技创新、卫生健康、爱眼护眼、食品安全、防邪反邪、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此次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1000余人次。下一步,武胜县科协将继续加强资源整合与部门协作,持续开展科普大篷车巡展、科普阵地探未来、科普文化进基层、科技赛事促成长等系列科普活动,在全县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本报记者 周宇 文/图)

锦江区 强化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

讲座现场。

9月12日,由成都市锦江区科协主办的“追光而行 星耀锦江”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成都市田家炳中学(高中部)举行。活动中,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网络安全系主任赵辉以“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信息时代下的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发展与未来”为题开展了讲座,生动有趣的内容吸引近450名师生踊跃参与,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赵辉以“计算机的前世今生”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信息技术(IT)的发展脉络,厘清了“什么是IT”“什么是计算机”等基础概念。讲座中,他结合案例,以互动问答的方式,带领同学们深入探讨“为什么要注重网络安全”这一现实问题,并结合当下校园生活中的网络安全场景——如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校园网络诈骗套路等,直观阐明在信息时代,网络与信息安全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守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赵辉还介绍了国家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人才战略与政策支持,鼓励同学们积极关注,未来能成为国家网络安全领域的人才,为网络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一步,锦江区科协将继续推进“追光而行 星耀锦江”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以此弘扬科学精神,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引导他们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杜思真 文/图)

崇州市 科普新势力IP创享活动启动

9月12日,由成都崇州市科协主办的“崇州市2025年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之——崇州科普新势力IP创享活动”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围绕“你好崇小科”IP,推出五大特色板块活动,全面覆盖不同群体的科普需求。其中,优秀科普短视频展播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以及低空经济、稻米科技、智能制造等前沿主题,集中展示科技成果与科学精神,通过多元化内容传递科学知识,营造“处处有科普”的浓厚氛围;“你好崇小科”科普创作者招募面向科技工作者、教师、学生等群体,公开招募,组建专业化科普内容生产团队,推动崇州科普内容多元化;展示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和科技小院的创新实践,打造“科技小院赋能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全民科学素质有奖答题针对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等五大人群,围绕崇州特色、健康生活、低碳环保等热点设计题目,通过互动答题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推动科学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幻梦崇州 预见未来”青少年科幻画展融合“崇小科”“崇小宝”IP元素,通过线上科幻展馆展示崇州青少年科幻画作品,激发青少年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和探索欲望。

此次活动以IP为纽带,深化“崇州科普”品牌建设,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科普格局,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形式,进一步拉近科学与公众的距离,在全市打造“科普就在身边”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崇州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普是科技创新的土壤,也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们希望通过‘你好崇小科’IP的持续运营,让科学精神深入人心,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全民,共同书写崇州科普事业的新篇章。”

随着活动的全面展开,崇州市将以“科普+”模式赋能城市发展,让科学之光点亮智慧生活,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基层力量。(本报记者 马静璠)

巴州区 科普服务向基层延伸

近日,2025年巴中市巴州区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暨集中示范活动在巴州区第六中学举行。

活动现场,通过设置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师生普及各类科学知识,内容涵盖民生科技、卫生健康、食品安全、农业生产、防灾避险、防邪禁毒等多个领域,吸引众多师生驻足参与、积极探索。“这种现场体验比单一的理论学习更有意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科学知识,让我对科学的兴趣更浓了。特别是关于生活小常识的科普,我觉得非常实用。”巴州区第六中学学生蔡欣怡参与活动后兴奋地分享道。

“举办此次活动,旨在搭建一个公众零距离接触科学、了解科学的平台。以这种直观、有趣的方式破除科学的神秘感,激发了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热情。”巴州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王旭表示,分场活动还将持续深入基层,组织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农技协联合行动”“企业科普开放日”等系列活动,覆盖全区各学校、社区、乡镇、企业,推动科普服务向基层进一步延伸。(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