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5 期 / 第8版:副刊/墨香天府
费梁:将科学研究干到底

蔡友情

费梁(中)与作者(右一)合影

费梁,我国两栖类动物学泰斗,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正式任命教授馆员。他创建了国内两栖动物形态鉴别标准和分类体系,并完成了我国两栖动物物种的首次编目,于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如今已84岁高龄的他,每天早上九点都会准时走进研究所大门,开启新一天的工作。

2020年成都市全国科普日彭州专场活动中,彭州市科协特别邀请费梁到活动现场,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初见费老,这个身影单薄的老人,给人一种亲切感、慈祥感。原以为和这样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相处起来会有些距离,但是见到费老的那一刻,所有的复杂心情瞬间消失,唯有敬重之情。

通过与费老交谈,我了解到了他在多年科研生涯中的酸甜苦辣。

过去,科技和交通都不发达,很多采集物种标本的地点都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大山深处,费老每次都要先乘坐大卡车到县城,然后再徒步,就这样来回一趟都要一周多时间。在采集物种标本过程中,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拍照,费老就只有把看到的动物画下来,往往画一只动物就需要一周时间。费老也曾请过专业人员帮忙,但效果并不满意,也因此更坚定了自己采集标本和学习绘画的信念。最终,费老锻炼出了自己的绘画技能,并整理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记录104个物种的《中国两栖动物系统检索》,打破了国际上持续近一个世纪的传统蛙属旧分类系统。在各国学界原本公认的4个蝌蚪类型外,发现和定义了第五个蝌蚪类型:无唇齿左孔型,引发了学界的关注。

费老的书里,都是他自己绘制的动物图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当询问费老在野外采集两栖动物标本过程中是否会遇到危险,费老很是淡定:“狼和豹子都遇到过几次,只要深谙和动物相处之道,不去伤害它们,它们也不会来伤害你……”

在全国科普日彭州专场活动还未开始时,费老就迫不及待地到会场沟通安排自己要讲述的《科学家故事》相关情况。在活动结束后,他还在担心自己是否发挥好。

即使84岁高龄,费老每年也只休息除夕一天,而他平时的工作时间每天都高达12个小时。但费老并没有任何抱怨,反而解释道:正因为年龄大了,就越要珍惜所有工作的时间,尽力把没有完成的工作做完、做好。

对于费老来说,退休的只是职务,但科学研究要干到底。

(作者系彭州市党组成员、副主席蔡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