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5 期 / 第7版:教育帮扶
程冬菊:老师如母亲

“作为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是天职。但当组织把脱贫攻坚结对帮扶任务分配给我时,我心里却有些不知所措,因为教了二十余年的书,现在突然要兼顾扶贫工作,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是巴中市平昌县镇龙小学一名普通教师程冬菊的心里话,但这位人民教师却用自己的行动,在扶贫工作中交出了一篇优秀答卷。

20157月,通过精准扶贫,程冬菊正式结队帮扶镇龙镇老鹰村二社贫困户朱道斌,从此与他家结下不解之缘。

帮扶第一天,当程冬菊走进朱道斌家时,眼前所见让她心生感慨。朱道斌全家共四口人,其中三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残疾,朱道斌本人是肢体三级残疾,妻子何冬英和女儿朱学恩都是智力二级残疾。受疾病影响,朱道斌家内无一样像样的家具,环境卫生脏乱差,尤其在看到朱道斌智力二级残疾的女儿正是自己学生的那一刻,程冬菊便下定决心要把这个家庭帮扶起来。

通过深入交谈,程冬菊了解到,朱道斌一家主要依靠国家政策兜底保障维持生活,平时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小家禽,逢场天也在镇龙场镇摆小摊修补鞋类补贴家用,生活过得十分清苦。为了帮助他们走出贫困,程冬菊与朱道斌多次交心谈心,鼓励他树立身残志不残的信心,并与他共同商议制定了帮扶计划。

“我首先通过教育扶贫政策,为朱学恩每学期申请了500元的教育救助资金,还积极从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帮助她。”程冬菊表示,因为智力残疾,朱学恩有时连正常上厕所、吃饭和走路都不能,在校也不与人交流,但是朱学恩也像其他孩子一样很希望妈妈关心自己、呵护自己、教自己做事、说话或是给自己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于是程冬菊试着像一位母亲对待女儿那样去关心她、帮助她,教她走路、刷牙、梳头、洗头,教她自己夹菜吃饭,给她讲故事等,还发动同学们一起关心、帮助她。渐渐地,下课后有女同学陪同她去厕所,就餐有同学帮她打饭,放学后有人护送她回家,周末和课余时间还有热心的学生为她补习……程冬菊相信,只要一直坚持下去,朱学恩也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生活。

“当我听到她开口喊我程老师那一刻,我开心得流出了眼泪。”2019930,程冬菊像往常一样去朱道斌家走访。“程……老师……”,突然有一个陌生的声音传来,程冬菊寻声望去,发现是朱学恩正在呼喊她。“朱学恩会说话了!她会叫我了!”现在回忆起来,程冬菊依旧清晰的记得自己当时的高兴和激动。从那以后,程冬菊就每天一个字、一个词,再到一句话,一点一点的教朱学恩,还教她礼貌常识、卫生习惯等,帮助她真正融入到了校园环境中。“以前,她总是疏远我,不肯接近我,现在却亲切的叫我‘程阿姨’‘程妈妈’。”谈到朱学恩的进步,程冬菊满脸骄傲。

“感谢程老师对我女儿细致入微的教育,没有她真心真意的帮扶,我们不会这么快就能过上好日子。”朱道斌流露出一脸的感激。现在,他建起了小鸡园、小菜园,每年种植水稻、玉米3余亩,先后养殖了母牛1头、羊10余只、黑猪2头、能繁母猪头,除政策性补贴外,生产经营性收入每年可达 5万元以上。2019年,在程冬菊的帮助下,朱道斌家荣获“全县脱贫致富光荣户”的称号,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盼头。(沈劲松 本报记者 杨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