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9 期 / 第1版:要闻
“科普大篷车”进巴中掀起科学旋风


与专家对话

 

本报讯 1011日,由中国科协主办,腾讯公司和四川省科协承办的“科普大篷车——科学小会”走进巴中市恩阳中学。科幻电影、科普讲座、科学看点短视频、对话科学家、科普大篷车嘉年华……一系列活动在巴中掀起一场科学旋风。

聆听

领悟科学家精神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老一代科学家们在艰苦中研发出“两弹一星”,到今天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们薪火相传、攻坚克难……活动中,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核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龚敏教授、中核集团工程技术专家王文华、德阳旌阳区青少年编程导师江伟,分别结合各自领域向青少年作科普报告。

芯片里面不能有大于10纳米尺度的瑕疵是什么概念?芯片需要多高的加工精度?做中国自己的芯片面临着哪些困难?讲座中,龚敏教授为同学们给出了答案。“芯片制造中不仅是芯片的技术,还有制作的装备、环境等一系列非常高的技术要求。”龚敏教授说,“目前我们国产芯片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几个企业跻身世界领先水平,但是我们在模拟电路、微博电路、材料制造、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上,仍然有一定差距。现代社会芯片无处不在,高端的芯片在各路产品中的应用反映了产品的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由于芯片具有通用性,它也很容易成为‘卡脖子’产品和技术,因此,我们必须做到自主可控。”

“我是从事国防科技的工程师,40多年的本职工作是学习研究核科学技术,40多年最大的业余事业是学习研究航天科技和钱学森学术思想。”中核集团工程技术专家王文华表示,“两弹一星”元勋是先进群体的杰出代表,无论是老一辈科学家还是新一代科学家,历史会永远铭记这样一个英雄群体。

文学与编程似乎是没有交叉的两个领域,但德阳旌阳区青少年编程导师江伟却从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引入,带着同学朗诵,然后用程序来演示散文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在现场,江伟拿着手机教同学做编程,并科普事物观察原理和美术透视原理,让柳叶随着季节的变化从青变黄,漫天飞舞的花瓣雨是编程和古诗完美结合。“这一系列动作体现出来的不仅是散文意象的具体化,更体现着循环、色值、条件等多种数学意识。”江伟说。

对话

交流科学思想

在随后的对话环节,同学们更是热情高涨。“未来光学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国产芯片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吗?”“科学与科技有什么区别?”“编程和诗歌的结合是不是可以应用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怎样在理性的范围内合理使用科技?”……围绕着芯片和航天话题,同学们纷纷提出疑问。三位专家一一为同学们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科学、技术、社会等学科中都有创新,创新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含科学原理的优化、科学原理之间的巧妙协同、各种技术的综合、有效的管理等,这需要不同学科的交叉、结合。” “年轻人应该勇于创新,知识储存量要超越书本。要多问问题,然后去实践、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知识的不足,让我们更有求知的欲望,这是创新的动力。”三位专家勉励同学们。

交流最后,龚敏教授借最近刚刚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97岁科学家Good enough的经历勉励同学们:“理工科的学生一定要学习文化知识,文科学生也一定要去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但是在学科的融合中,也要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样,对你们看待社会、看待世界,对以后要从事的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探索

动手参与实践

在科普大篷车嘉年华现场,同学们聚拢在科普宣传车、科普3D展板、机器人轰趴等展示台面前。将皮带、齿轮等结合在一起展示机械结构的“铿锵锣鼓”,展示VR技术的“虚拟现实体验”,还有自己动手创作的创客作品……同学们在现场动手操作、观看展示品,玩得不亦乐乎。据悉,此次展出的展品涵盖了光学、力学、生物、物理、虚拟现实技术能等多个前沿领域的先进科学技术,不断展示着科学的神奇与魅力。

“我觉得那个VR虚拟展示的展品特别有意思,感觉特别神奇,从里面看到的植物微生物都特别立体生动。”正在体验的同学表示。“其实,我们平时与这些展品、与科学家接触的机会不多。这次科普大篷车走进校园,专家的讲座和科学视频让我特别震撼,科普展品又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以前,很多原理都是在书本上学,这些展品把学到的理论展示出来,特别有趣,也让我深感中国科技的发展迅速。”恩阳中学高二13班学生陈红梅说。

主办方介绍,“科普大篷车——科学小会”由中国科技馆与腾讯公司青少年科学小会项目合作,先后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等基层单位开展科普大篷车活动,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题,将科学知识和科学家精神带到偏远地区,引导乡村青少年以科学家为新偶像、以科学探索为新时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