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晓林
当前,文旅活动已经超越简单的观光休闲范畴,一跃成为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核心载体,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与此同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文旅产业正经历着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在此背景下,集科学普及、趣味体验与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科普游应运而生,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增长极。
科普游的内涵、价值与独特优势
所谓“科普游”,并非简单的“旅游+科普”的物理叠加,而是一种以科学探索、科技体验、文化传承与生态认知为核心,深度融合科学知识普及与休闲旅游的新型业态。它旨在将抽象的科学原理、前沿科技成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奇妙的自然奥秘,转化为可感、可触、可互动的旅游产品与服务,实现“寓教于游、寓学于乐”的最高境界。这种形式极大地契合了游客,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求知欲旺盛、体验感要求高的特点,使他们在愉悦身心的旅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科学素养,激发创新思维,拓展想象空间。其价值与优势体现在多维度层面:
对游客而言,它突破了传统旅游“走马观花”的局限,提供了深度、有料、有趣的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在放松之余轻松收获知识,满足精神文化层面的高层次需求;
对文旅产业而言,科普游极大地增强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附加值,是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品牌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它能够创造持续的话题性和吸引力,成为景区引流的新亮点;
对科普事业而言,它打破了科普工作传统上局限于场馆、书籍的边界,将科普阵地扩展到广阔的天地之间,触及更广泛、更多元的大众群体,是实现全域科普、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创新抓手;
对社会发展而言,它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科学精神、环保意识和文化自信,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夯实社会基础,同时也能带动相关科技、教育等产业的协同发展。
此前出版的《旅游安全管理实务》《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指南》等,在保障游客人身与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类书籍侧重于管理和风险的“底线思维”,其功能范畴相对有限,无法替代科普游在知识传播、兴趣激发和价值创造方面的“高线追求”。但科普游是主动赋能,而非被动防御,二者维度不同,不可同日而语。
推动科普游落地生根的实施路径
将科普游从理念转化为现实,需要系统性的规划和精细化的运作,坚持以人为本,将其深度嵌入景区规划、建设、运营的全生命周期,使之与景区的发展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在内容构建上,要深挖资源,突出特色。科普游的内容绝不能是生硬的说教和知识的简单罗列,它应紧密结合景区自身的资源禀赋:自然景观类景区可重点融入地质地貌、动植物百科、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等知识,如峨眉山可讲述地质演变史,九寨沟可科普钙华池成因;历史文化遗产类景区可融入古代科技、建筑智慧、历史典故、考古发现等内容,如都江堰可深度解析其水利科学智慧;现代都市与产业园区可聚焦前沿科技、工业智造、数字经济体验等,如賨城里、西溪峡谷瀑布、华蓥市和广安区“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科普游。
在形式载体上,要无处不在,润物无声。科普元素的呈现应充分利用景区一切可利用空间和设施,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可学习”的氛围。这包括导览系统科普化:改造提升导览牌、说明牌、路标等,融入科普知识点;公共空间利用:巧妙利用道路两侧、墙面、橱窗、电子屏、休息区等,设置科普长廊、互动装置、趣味问答墙等;配套服务融合:将医药救援、应急避险、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安全与生活科普知识,自然融入游客服务中心、讲解词、宣传手册中。
在实施主体上,要协同联动,形成合力。科普游绝非文旅部门一家的“独角戏”,而是需要科协和教育、科技、林业、环保领域相关部门,以及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大合唱”。科协系统应主动出击,积极与文旅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将科普资源下沉到景区,帮助规划科普路线、培训科普导游、开发科普产品,推动“科普进景区”常态化。
抢抓机遇,打造科普游区域典范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的东风,已迅速吹遍全川,也为广安文旅业描绘了崭新蓝图,这对于广安发展科普游是千载难逢的契机。广安可立足自身资源,从以下三方面打造区域科普游典范——
打好“伟人牌”:邓小平故里旅游区是核心资源,科普游可超越传统的生平纪念,深入挖掘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著名论断的时代背景与深远影响,打造“科技与改革”主题科普展廊,讲述新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故事,激发游客的爱国情怀与创新志向;
用活“红色资源”:华蓥山游击队遗址、毕占云故居等红色景点,可结合军事科技、通讯历史、地形地貌利用等角度,开发“红色科技”科普线路,让游客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了解历史中的科学智慧;
挖掘“三线建设”遗产:广安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基地,拥有宝贵的工业遗产。可将这些旧厂房、老设备转化为工业科技科普基地和旅游景点,通过实物、影像和互动体验,生动展现那段激情岁月中的工业制造技术与艰苦奋斗精神,打造独特的“硬核工业科普游”。
科普游是文旅深度融合时代下的璀璨明珠,它代表着文旅产业从“亮山亮水”向“亮文化”转型升级的高级形态。在《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的强劲指引下,只要我们把握机遇,科学规划,大胆创新,扎实推进,就一定能让科普游在賨城大地上精彩绽放,使其成为做大做强文旅业的有力支点。
(作者单位:广安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