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6 期 / 第6版:地方报道
“活水”让企业发展“如鱼得水”
——优化营商环境的“青神实践”

“有了5G基站,公司的生产效率提升了30%以上,对于公司加快两化融合与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龙德说,在当地政府、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下,眉山市首家5G+机械制造基站在德恩精工启动建设,于516日正式开通。

这是青神县建设全国特色产业示范县,推动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出的又一丰硕果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解决企业用人难、难留住人的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优先给学习型人才、外地人才安排公租房,给予本科生补助等,把技术员留在企业,对我们企业的发展有极大好处。”谢龙德说,公司去年还获得该县促进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资金10万元。正是这一股股政策“活水”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加速了企业由传统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新模式转型升级的步伐。

“活水”让企业发展“如鱼得水”。2018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79.12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总量44.37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达56.0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59%。目前,该县共有机械加工企业112家,形成了以德恩精工为龙头的全国最大传动件生产基地、以青城机械为龙头的实木机床生产基地、以德鑫航空为基地的航空地面设备生产基地、以丹甫制冷为龙头的全国最大小型压缩机生产基地。2018年,全县工业产值达103亿元,其中机械类占比43%

大河有水小河满

据统计,青神县目前的100余家机械产业经营单位中,小微企业有80余家,年产值约40亿元,同规上企业一样,是拉动青神机械产业增长的中坚力量。如何让政策“活水”搅活龙头企业河水的同时,也为中小微企业“解渴”?需要政策差异化支持。这一点,从青神力兴机械产业孵化园的建成投用可以看出。

“我们项目若按照正常的申报、审批流程,最快也要2年左右才能实现运营。”投资2亿元、占地12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青神力兴机械产业孵化园总经理谢临回忆道,该县在项目完成环评等前置必要手续的前提下,对其他审批事项采取模拟预审,有效解决各审批事项互为前置、互相制约的问题,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项目自20178月签订投资协议到一期项目企业入驻投产仅用了8个月。目前,园区已入驻小微企业30余家。

大河有水小河满,各种差异化政策引导了更多“活水”流向中小微企业。“接下来,我们将加快辖区内中小微机械加工企业‘上云’工作,并以德恩精工为龙头,推出以其为核心的绿色铸造园区,助推青神县乃至全市高端智能机床产业发展。”青神县经信局局长贾靖宇表示,这将进一步激励全县机械加工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据介绍,到2021年,青神县计划建成5个数字化车间,实现10家企业“上云”。通过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产业集群的裂变扩张,将产生巨大的辐射力,成为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放水养鱼鱼更欢

闪光的成长轨迹,折射出一个个企业顽强拼搏、茁壮成长的身影,也折射出青神县委、县政府“放水养鱼”的扶持。

“我们宁可让政府过紧日子、苦日子,也要让企业过宽松日子、舒心日子。”今年3月,青神县委经济工作暨全县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强调,营商环境是“软实力”,需要“硬措施”来托底。

完善法治环境,让企业家安心。制定出台《青神县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行为暂行办法》,对县内各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计划的制定、执法人数、执法次数、执法程序、执法行为等进行了规范,明确要求行政执法机关和人员对企业实施行政执法检查,不得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实施行政执法检查后3个工作日内向企业以书面形式反馈行政执法检查情况。

完善要素保障,让企业家顺心。坚持“扶持跟着项目走”,通过奖励资金鼓励企业技改、固投和研发创新;设立工业发展基金,用于企业人才、物流等方面补助;严格执行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初创科技型企业税收优惠、境外投资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个人所得税改革等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发放企业贷款,破解融资难题;探索“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破解用地难题;加强对接高校,构建落实校地合作机制,开展“双千培训”,解决企业人才难题。

完善服务环境,让企业家省心。在全市率先推行周六弹性工作制度,每周六90015:00不间断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政务服务;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企业服务日座谈会,及时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和“焦虑点”;积极探索优化工程业主类项目实行容缺受理、模拟审批,着力缩短审批时间。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青神县副县长杨江海表示,该县将继续拿出真金白银的干货实货,以改革之手卸下背在企业身上的“包袱”,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政策和服务上形成“洼地”,让企业“如鱼得水”。

(王丽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