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9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一场“植物科学”的学术盛宴在蓉上演

本报讯 1012日,由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等联合举办,四川大学、四川省植物学会等共同承办的2019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在成都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231家单位的18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蓉城,以“植物科学与生态文明”为主题,围绕光合与碳氮平衡、植物细胞信号转导、植物生物学与交叉科学等10个专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从植物代谢、分子生理、分子育种到植物生物学与交叉学科的发展……会上,专家们围绕植物科学与生态文明的主题展开多维度的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

四川不仅是科教大省,也是生物资源大省。作为全球生物资源的热点地区和关键地区之一,我省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全省高等植物一万余种,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居全国第二位。针对四川的生物资源保护,专家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四川拥有特有种植物和珍惜濒危植物种类繁多,植物非常古老,野生植物经济资源也非常丰富,全省有各类野生经济植物5500多种。丰富的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的具有特色的森林和草原资源,为四川作物育种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种康建议,四川应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本地植物科学的带动下,将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四川,实现生态经济永续发展。“成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一流生态环境。大熊猫生态资源、世界最长的天府绿道……这已成为了成都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明的窗口,特别是‘将许多原生物种和原生地貌最大化地保存了下来’这方面,成都走在了全国前列。”种康也高度评价成都的原生物种保护。

此次大会上还揭晓了第二届吴征镒植物学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周俊获杰出贡献奖,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苏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郭亚龙获青年创新奖。据悉,吴征镒植物学奖是我国首个植物学专业奖项,设立杰出贡献奖和青年创新奖,每两年评奖一次。该奖项旨在弘扬吴征镒严谨治学、无私奉献和执着追索的科学精神,奖励热爱植物学事业,在植物学基础研究、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保育及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杰出成就和取得重要创新成果的植物科技工作者。(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