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6 期 / 第6版:专题
聚拢千里思念
科协干部李绍铖助帮扶对象找回失散女儿

李绍铖与吉克阿比莫拉家常

1993年,16岁的凉山州盐源县官地镇阿梯坝村5组农村居民海拉日与家人失去联系,流落他乡。母亲吉克阿比莫在往后六七年的时间里,跋山涉水,辗转多处,耗尽钱财,寻女无果。多年来,失散之痛在这位母亲心中难以断却,身处异地的母女二人也难凭一份至深思念再次团聚。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终于,一切迎来了转机。

2018914,阿梯坝村驻村工作队重新对贫困户帮扶工作进行调整,让盐源县科协干部李绍铖结对帮扶贫困户吉克阿比莫。入户走访后李绍铖得知,吉克阿比莫贫困程度深,单位和个人都把吉克阿比莫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采取特殊措施予以关照,帮助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不少困难。往后,李绍铖认下了吉克阿比莫这门“穷亲戚”,将她视为亲人,亲切地喊她老妈妈。

在李绍铖的帮扶手册上,记载着详细的帮扶措施:

2018109,看望贫困户,送上慰问金、月饼;20181224,送上棉被,开展以购代捐;2019215,送上水果、茶叶、糖果,帮助协调解决土地纠纷;2019313,送上大米、老妈妈穿戴的彝族新衣裙,儿子穿戴的新衣服、新裤子、新鞋子;2019423,送上一批蔬菜苗,帮助老妈妈种上,引导贫困户种植蔬菜;2019823,送上青花椒专用肥料,以及肥皂、毛巾、面盆等洗漱用品,教育、指导养成卫生好习惯;2019911,反映人畜混居、房屋危旧情况,向上积极争取纳入危房改造;20191011,开展以购代捐,帮助老妈妈增加收入;20191020,送上铁架床、洗衣粉、床上三件套;2019115,入户和贫困户拉家常,和贫困户同吃同劳动;20191119,送领袖画像,送沙发,送科普宣传手提袋,教育贫困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2019122,开展“暖冬行动”,送上棉被、毛毯;202049,带上儿子看望老妈妈,送上牛奶;2020512,送上鸡苗、饲料、科普知识读本;202069,送上雨伞、糕点;2020617,送上大米、菜籽油,开展以购代捐……

每次上门看望老妈妈时,李绍铖都要带上礼物,老妈妈也把李绍铖视为自己的儿子,每次见面都欢喜不迭地拍着手说:“我的大儿子来了!我的大儿子来了!”然后再上前紧紧拉过汉族儿子的手摩挲自己的脸庞。每每几天不见汉族儿子,老妈妈就要打电话跟汉族儿子说说话,晚上再想起汉族儿子,就把枕头下的照片拿出来,在灯下摩挲着反复地看。

2019115,李绍铖带上礼物又一次看望老妈妈,在大家坐下来拉家常时,老妈妈拿出户口薄,告诉了大家自己28年前与女儿失散的事情,用半通不通的语言表达了想要大家帮助寻找女儿的愿望。

贫困群众的事情就是帮扶干部的工作目标,贫困群众托付的事情一定帮忙办到。怀着这份信念,李绍铖踏上了寻亲之路。但时隔20多年,老妈妈提供的线索不多,加上电话联系不便、女儿的回避和语言不通,让寻亲一度毫无进展。李绍铖没有放弃,他一边开展帮扶工作,一边继续通过电话积极联系。

当失散的女儿海拉日了解到家乡阿梯坝村新一轮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工作和科协干部实实在在为贫困户所做的事情后,内心受到触动,一点一点消除了对帮扶干部的戒心。

经过多方联系和反复沟通,今年68日,李绍铖终于联系上海拉日,帮助老妈妈和女儿通上了电话。之后,李绍铖又通过山东省曲阜市一位好心人牵线搭桥,帮助老妈妈在微信视频中与女儿“见”上了面。时隔28年,相隔2000余公里的母女俩互相叫着对方痛哭流涕。

李绍铖了解到,海拉日先后嫁过两个丈夫,如今是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大峪村汉族村民卫东的妻子,已有一个15岁的女儿,拥有一个稳定的家。经过多次沟通,卫东一家同意在合适的时机到盐源认亲,以实现家人团聚。目前,李绍铖还要帮助海拉日解决返乡途中的障碍,进一步消除各方的思想顾虑等,把好事最后帮好、办好。

“谢谢了!谢谢了!要不是脱贫攻坚,要不是遇到我的大儿子,我的女儿就找不回来了。”即将见到女儿的老妈妈,拉着帮扶干部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

在脱贫攻坚中,李绍铖的真情帮扶终于圆了老妈妈“盼女归”的心愿,也与这户人家产生了深深的羁绊。(盐源县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