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房源、押金难退、房东突然涨租金或单方面解约……9月15日,《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为解决租房相关的烦心事提供了有力的维权依据。
作为我国首部住房租赁领域的行政法规,《条例》将如何为租房市场立规矩、划红线?又将为租客和房东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影响?日前,我省相关专家、律师对《条例》进行了解读。
规范住房租赁企业经营业务
租房平台上,精装房屋的宣传图片光鲜亮丽,每月800元的租金更是吸引了不少租客前来看房。然而,实地看房后,房屋的真实情况却让小杨(化名)的心凉了大半截。布满霉菌的墙壁、锈迹斑驳的水管、老旧的家具,与平台上的宣传图片相差甚远。小杨试图与中介沟通,中介却十分嚣张,甚至扬言让他去法院起诉。
事实上,类似小杨这样遇到虚假房源的租客数不胜数。虚假房源问题困扰租房市场多年,且屡禁不止,缺乏经验的年轻租客往往踩“坑”无数。
“《条例》针对实践中频发的租房乱象,通过明确禁止性规定与刚性责任条款,划定了清晰的法律红线,覆盖了住房租赁全链条的突出问题。”成都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唐文娟介绍,《条例》针对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发布虚假房源的乱象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房源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同渠道发布的信息需一致;更明确规定对虚假信息行为处以2万元至1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者可吊销营业执照。《条例》还为中介行为合规划定了红线,明确禁止经纪机构“代收代付租金押金”“为违规住房(如非居住空间)提供经纪服务”“未经同意以当事人名义签合同”等行为。
此外,针对租赁企业“高进低出”“长收短付”导致的资金链断裂、卷款跑路等风险,《条例》强制要求从事转租经营的企业设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所有租金收付必须通过该账户进行,杜绝企业挪用租金的乱象出现。
明确押金扣减情形
暑期实习期间,在校生小安(化名)与朋友准备一起租房,虽实地看房后不太满意,但碍于时间匆忙,还是和中介签订了租房合同。住了几天后,不隔音的环境和高昂的物业费让小安和朋友决定退租,却被中介告知无法退还押金。“要求退押金的时候,中介说合同期限是1年,还说我们属于‘违约方’,押金退不了!”小安和朋友这才发现上了当,原以为自己签订的是短租合同,实际上却是长租合同。
租客小辛(化名)也讲述了自己租房过程中被收取“额外费用”的情形,“当时已经准备签订租房合同了,但我仔细看完合同后,忽然发现多出了‘卫生费’‘物业费’等费用,房东却说这些费用是不需要额外说明的。”最后,小辛决定不租这套房子。
“实际租房过程中,‘租金、押金争议’和‘单方解约矛盾’最为常见。比如,租客因工作调动提前退租,房东以‘合同没写提前解约流程’为由,扣光押金还索要剩余租期租金;还有长租公寓‘暴雷’,平台收了租客年付租金却只给房东月付,房东收不到钱要赶人,租客‘钱房两空’。”四川民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瀚法无渊律师团队负责人、律师陈维维介绍,这类纠纷暴露了住房租赁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合同条款模糊、平台监管缺失等导致权责不清,房东与租客之间产生矛盾。
《条例》明确规定,住房租赁合同应当明确约定押金的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押金的情形等事项,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陈维维认为,《条例》施行后,这类案件的处理会更有依据——比如,提前解约的“合理期限通知”“押金退还条件细化”,都能在《条例》里找到裁判支点,减少法官自由裁量引发的争议。四川督卫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张志远同样指出,《条例》中明确规定出租人收取押金的,应在租赁合同中约定押金数额、返还时间、扣减情形等事项,除有合同约定外,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这有助于预防和处理这类纠纷。
租客居住安全有了刚性兜底
《2025年中国城市长租市场发展蓝皮书》显示,全国租房人口已近2.6亿人。庞大的租房市场催生出各种各样的乱象,《条例》落地实施后,租客权益将得到哪些保障?
“《条例》明确将‘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列为绝对禁止项,并要求住房必须符合建筑、消防、燃气等强制性标准,同时,授权地方政府划定‘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首次在国家层面为租客的‘物理居住安全’划下不可突破的红线。”唐文娟介绍,《条例》还明确提出“推动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并规定“租赁合同连续履行至规定期限的,承租人可享受相应基本公共服务”,首次在行政法规层面确立了“租购同权”的原则,对流动人口租客而言,是从“租房者被排除在公共服务体系外”到“依法享有平等权利”的标志性进步。
陈维维指出,《条例》为租赁关系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合同期内禁止涨租、解约需法定事由(如租客拖欠租金超3个月等)、明确“买卖不破租赁”适用场景(即便房屋转卖,新房东也得继续履行原合同),以上条款从法律层面“锁死”租赁周期,让租客不用频繁搬家、担心房东突然涨租金。张志远认为,《条例》在租客权益保障上有三大突破:第一是押金规则透明化,要求合同必须明确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和扣减条件,未约定扣减条款时,房东不得擅自扣押金;第二是设立安全底线,明确禁止出租甲醛超标、私改承重墙或非居住空间改造的房屋;第三是救济渠道强化,租客遭遇暴力驱赶时,可直接报警并启动行政处罚程序。
然而,专家和律师同时表示,《条例》在执行过程中还将面临多重挑战。接下来,各相关部门还需要细化配套措施,强化监管执法,实实在在保障各方权益,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文、图据《四川法治报》)